English

新闻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 中心首页 - 正文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16年10月21日 编辑: 点击:


10月16日,由四川大学教授牵头负责的4个“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医药生物技术处郑玉果处长、范红高级工程师,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韩忠成副厅长以及100多位同行专家、企业领导及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出席了启动会开幕式。

启动会上,4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院长周学东教授、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教授、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长生教授及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凯教授分别对项目前期工作、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项目特色及实施计划等进行了全面阐述。项目承担单位成都普川生物医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兴康脉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都欧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领导分别就公司概况、项目运行管理和组织实施方式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除此之外,大会还特别安排了财务专家向与会人员进行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培训。

启动仪式后,各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及代表分别围绕项目及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年度计划、预期成果及经费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并听取了项目专家组成员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与会项目成员就如何实施研究方案和实现任务目标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后,各项目组均表示将产学研医共同合作,完成项目的预定目标,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由四川大学教授牵头主持的4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项目启动会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项目简介

项目1:新型牙种植体研发及其工程化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6YFC1102800; 项目负责人:周学东教授 )

本项目针对牙种植体穿龈部分应力集中及细菌作用导致的牙龈下行,骨肉植入段应力分布不均及生物活性欠佳等关键核心因素导致的牙种植体体内长期稳定性的问题,建立牙种植口腔微生态生物学评价体系,实现精准种植修复,研发与国际一流品牌技术指标和操作舒适性相当的系列新型牙种植体及配套器械,提供规范化临床植入修复示范技术,开发新一代牙种植体并力争获批CFDA产品注册证。

项目2:具有血管组织修复功能的新一代全降解聚合物支架(项目编号:2016YFC1102200; 项目负责人:王云兵教授)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9亿,血管支架微创介入疗法已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全降解血管支架的使用可避免传统非降解金属支架有可能引起的晚期血管再狭窄和血栓等问题。本项目研发团队拟通过产学研医的创新合作,解决第一代全降解血管支架降解过程中动态支撑性能和血管生理重建过程不完全匹配,以及诱导血管组织再生修复能力不足等缺点,开发出国际领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全降解血管支架产品,完成我国在全降解聚合物支架产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为千千万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项目3:新型血液净化材料及佩戴式人工肾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编号:2016YFC1103000;项目负责人:赵长生教授)

传统透析模式使尿毒症患者难以完全回归社会。安全有效、特异高效、集成便携成为血液净化耗材及体外循环设备发展方向。“新型血液净化材料及佩戴式人工肾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针对先进血液净化材料及设备的迫切需求,开展产学研医合作,实现血液透析材料、吸附剂及佩戴式人工肾的国产化,提高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产值10亿元,利润2亿元;解决上千人的就业;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4:生物活性脊柱及节段骨缺损修复器械的产品研发(项目编号:2016YFC1102000;项目负责人:张凯教授)

我国每年脊柱和骨损伤病人超500万,常规承受复杂应力的脊柱融合和节段骨缺损修复器械基本为生物惰性,与骨界面难以实现高强度结合,生物力学性能与骨不匹配;形态结构难以达到个性化精准治疗要求,临床迫切需要高端创新的器械。本项目拟通过材料自身优化设计和植入器械的仿生优化设计,解决节段骨再生修复及脊柱融合器长期稳定与骨融合的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促进行业进步,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