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0日,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Societies for Bio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USBSE)年度委员会在波兰克拉科夫市召开,来自联合会各组成学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以无记名投票选举方式产生了联合会下一届(2016-2020)主席及秘书长。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兴栋当选为联合会下一届主席,将于2016年5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十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上正式接任。这将是联合会成立以来,首次由中国人担任主席一职,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担任该职。
张兴栋院士当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是中国生物材料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一个标志性体现,在中国生物材料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也是四川大学生物材料科学研究与产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体现。张兴栋院士出任联合会主席,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同时,也为四川大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途径,促进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进步。
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是一个非政治性的、非赢利的学术组织,旨在促进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与管理、产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选举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组织四年一次的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促进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发展。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国际生物材料学会联络委员会(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f Societies for Biomaterials,ILC),1998年正式更名。1992年,中国生物材料界作为观察员加入ILC,1996年,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当时的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正式加入联合会,成为联合会的六个奠基成员学会之一。联合会目前由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美国、南美、欧洲、日本、印度、中国、中国台北等学会组成。联合会设置主席、秘书长及各学会代表(委员)。各组成学会派出两名代表加入联合会委员会,行使成员学会权利,讨论联合会日常工作事务,表决相关决议。联合会主席、秘书长及各学会代表一届任期四年,连任不能超过两届。现任主席由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医学院(NAM)院士,美国生物材料学会前主席Nicholas Peppas教授担任;秘书长由澳大利亚生物材料学会Keith McLean教授担任,并连任下一届秘书长。
张兴栋院士在上世纪80年代于国内率先开展了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及植入器械研究,研发出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牙种植体、人工关节等生物材料产品,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生产注册证,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上世纪90年代,率先发现并确证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可诱导有生命的机体组织和器官再生或形成,提出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Tissue Inducing Biomaterials)新概念,于国际首(独)创新一代人工骨——骨诱导人工骨及其工程化技术,开拓了生物材料科学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张兴栋院士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参与并积极促进生物材料界的国际交流:1992年申请中国生物材料界作为观察员加入ILC,并作为中国生物材料界的代表(1992-2008)参与联合会的事务;发起并参与国际双边及多边交流合作,包括两年一次的亚洲生物材料大会(1993-至今)、中-欧生物材料大会(2006-至今),一年一次的中美生物材料论坛(2013-至今)等;出任世界生物陶瓷学会主席(2004-2005),主办第19次世界生物陶瓷大会;成功申请且主办2012年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并出任大会主席;和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和多边合作协议,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张兴栋院士对我国生物材料界国际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